9月17日,在学院发出向曾频同志学习的通知后的一天,记者在学院行政中心偶然遇到了曾频老师爱人刘菊英女士,她专程陪同曾老师来校办理医疗相关证明。在我们的恳求下,刘菊英女士娓娓而谈,让我们了解到了更多感人而温馨的小细节、小故事——
“信心是良药”
面对关切,刘菊英首先说的就是感谢,她表示,学院党委发出了向曾频同志学习的通知,作为家属,感谢学院领导和各位老师、同学的关心、支持和鼓励。
“学院对于曾频的关心和鼓励让我们很感动。中秋节家人在一起聚会时,亲戚们都在说,学院党委专门发了学习通知,《十堰晚报》也对曾频个人事迹做了整版报道,亲人们平时没太注意的细节,通过媒体记者的挖掘一一呈现出来,回忆身边亲人这些点点滴滴的事,想想他其实真得挺不容易的”,刘菊英女士说:“有了学校的鼓励和肯定,作为家属,大家都感到很欣慰、很骄傲,也给我们增添了战胜疾病的精神动力。”“信心是良药”,刘菊英说,大家的关爱让他们在困难面前感到很温暖,感谢学院领导和师生,感谢顾书记、魏院长的关心。
记者了解到,目前,刘菊英和家人想尽一切办法积极为曾频老师治病,她自己近段时间先后到天津、武汉去寻找好的治疗方案。在大家的关心下,目前的治疗进展比较顺利,曾频老师自己很乐观,精神状态也不错,相信在积极有效的治疗下,他的病会一步步好起来。
“他是个称职的老师”
刘菊英女士是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、十堰市太和医院副院长,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,平常生活中夫妻两人经常就工作开展交流。对于曾频老师,刘菊英充满了敬佩之情。她表示,丈夫的工作态度感染了她,对自己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谈到曾频老师的敬业精神,刘菊英举个了具体的例子:当时曾频在攻关国家精品课,正好自己也在做一个省级精品课,每天下班夫妻俩就在家准备材料,一起相互交流。“因为要准备大量的材料,这下可苦了他,曾频不太会操作电脑,加之近年来身体状况不太好,视力下降厉害,但是他没有一点放弃的意思,硬是克服一切困难将精品课拿下了下来”,刘菊英说:“现在,想到他勾着脖子、翘起两个食指一下下地敲电脑键盘写方案等等这些的细节,我都很感动,很钦佩。”
曾频老师的PPT课件做得非常好,这在艺术设计系乃至学院都是公认的,刘菊英告诉记者,其实这种好是靠非常认真的态度支撑的,几乎每一次备课,曾老师都要反复地修改好几次PPT,不达到自己最满意的程度绝不罢休。
说起曾频跟学生的关系,刘菊英女士深有感触。刘菊英告诉记者,家里人经常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:曾频对学生比对儿子还亲。她回忆道,老母亲在一次聊天时就讲了一个小细节,说有次去系里去看曾频,由于在做校企合作的实训项目,曾频就叫了几个盒饭跟学生们一起吃,母亲看到这些盒饭里只有一个有肉的,一个学生正在吃,而曾频盒饭里都是素菜。回到家里,母亲开玩笑对她说:“这个学生有点不懂事,有肉应该让给老师吃的。”刘菊英说:“我当时就回答母亲:‘学生们都很懂事的,那肯定是曾频硬推给他的,估计不吃还要挨他批评。’曾频听了呵呵地笑起来,点了点头,说是那天买盒饭去晚了,只有一个有荤菜。虽然只是一件小事,但很能体现他的个性:对学生要求很严格,但严中有爱,生活上、情感上很照顾学生,所以学生也愿意跟他亲近。”
“他是个好丈夫”
说起丈夫和家人,刘菊英眼里充满了柔情:“他是个好丈夫——情感丰富、细腻,生活很有品味。在家里,他喜欢做家务,做得一手好菜,每次难得的休息时间会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,我平时工作很忙,相比之下感到很惭愧。”
曾频老师很爱学生,同时,他是个热心肠的人,很讲义气,一有时间就被那帮搞建筑装饰的朋友叫过去帮忙,他经常陪着在建材市场到处跑,有时候还下武汉,所以平时没有太多时间来照顾孩子。出于对孩子的关心,刘菊英有时忍住不有些埋怨,希望曾频这个父亲当得更“称职”些,改善跟儿子的关系。
“听着我的唠叨,曾频总是默默笑两下,然后不做声。我知道,他其实在内心很自责。我的印象里,儿子高三那年,他下决心把外面的杂事一概推掉了,下班了就专心陪孩子,父子俩关系亲近了不少。儿子现在经常说:‘其实爸爸还是很贴心的,就是他工作太忙没时间而已。’可能以前孩子对他有误解,随着慢慢深入了解,体会到爸爸的不容易了”,刘菊英说:“儿子目前在读医学专业的博士,也是天天想办法,寻找好的方案给爸爸治疗,父子情深,我也很感动。希望他早点好起来,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是我目前最向往的。”